首页» 科研进展» 我院双少敏教授团队在碳点纳米酶催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我院双少敏教授团队在碳点纳米酶催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我院双少敏教授团队碳点纳米催化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以“Smartphone-assisted colorimetric sensing platform based on molybdenum-doped carbon dots nanozyme for visual monitoring of ampicillin”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468, 2023, 143615IF=15.1, SCI Top,一区)。

西林AMP作为世界上最常用的青霉素类抗生素之一,已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牲畜和水产养殖的各种细菌感染。抗生素残留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即会增强细菌的耐药性,破坏人和动物胃肠道及微生态平衡。因此,监测和控制环境中AMP残留对降低细菌耐药性、维持微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简单的水热合成法制备钼掺碳点(Mo-CDs)纳米酶。Mo5+掺杂Mo-CDs可以通过Russell机制将H2O2转化为1O2,表现出优异的类过氧化物活性。基于Mo-CDs纳米酶催化体系,研制了一种检测AMP的比色传感器。当AMP存在时,它可以与催化体系中的显色底物TMB竞争产生1O2,从而抑制TMB的显色反应。此外,在上述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开发了比色试纸条,并结合智能手机构建了集成传感平台,实现了水样中AMP的快速、灵敏、准确的可视化监测。该策略不仅扩大了CDs纳米酶的应用范围,还为抗生素的现场检测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便携、可视化的监测平台。

该论文第一作者是我校化学化工学院路雯婧副教授,通讯作者是双少敏教授。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3615

院所中心
校内门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