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_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首页» 科研进展» 山西大学郭炜/霍莹莹等ACS:无重金属近红外光敏剂的创新构建及其在缺氧肿瘤光动力疗法中的应用

山西大学郭炜/霍莹莹等ACS:无重金属近红外光敏剂的创新构建及其在缺氧肿瘤光动力疗法中的应用

94c504620d534539864574e1b1a29605.png

本研究成功开发了两种新型无重金属的近红外光敏剂BDP-Q1和BDP-Q2,它们利用供体激发的光诱导电子转移(d-PeT)驱动的自旋-轨道电荷转移间系交叉(SOCT-ISC)机制,在低极性环境中产生单线态氧,而在水性环境中形成纳米聚集体产生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这些光敏剂展现出高效的光细胞毒性,能够在亚微摩尔水平上抑制癌细胞增殖,且通过开发肿瘤靶向光敏剂Glu-BDP-Q2,实现了对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光损伤,为光动力疗法在缺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策略。

文章摘要提到,自旋-轨道电荷转移间系交叉(SOCT-ISC)光物理过程在构建无重金属光敏剂(PSs)用于肿瘤光动力疗法(PDT)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迄今为止报道的几乎所有这类PSs的SOCT-ISC都是由受体激发的光诱导电子转移(a-PeT)驱动的。在这项工作中,作者首次利用供体激发的光诱导电子转移(d-PeT)驱动的SOCT-ISC机制来构建无重金属PSs,用于肿瘤的PDT。通过将电子不足的N-烷基喹啉鎓单元(作为电子受体)直接引入到近红外(NIR)二苯并吲哚(Bodipy)荧光团(作为电子给体)的meso位置来实现。

在低极性环境中,PSs以单体形式存在,并通过d-PeT驱动的SOCT-ISC的三重激发态的种群来促进单线态氧(1O2)的产生(II型机制),而在水性环境中,它们以纳米聚集体形式存在,并通过d-PeT驱动的分散电荷分离态的形成来诱导超氧阴离子(O2−•)和羟基自由基(HO•)的生成(I型机制)。这些PSs能够迅速被癌细胞内化,并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同时诱导细胞内1O2、O2−•和HO•的产生,赋予PSs在正常氧合或缺氧条件下都具有卓越的光细胞毒性,IC50值达到亚微摩尔水平。

基于PSs平台,开发了一种肿瘤靶向PS,并在体外和体内验证了其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组织的情况下杀死癌细胞和消融肿瘤的能力。该研究通过引入d-PeT概念,扩展了PSs的设计范围,因此对于实现肿瘤PDT领域的新型PSs具有很高的价值。

1、研究背景

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利用光敏剂(PS)、光和分子氧(O2)通过产生活性氧(ROS)来诱导光毒性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多种疾病,特别是癌症。与传统的癌症治疗手段相比,PDT具有高时空精度、非侵入性、可重复治疗、低药物抗性和激活免疫系统等优点。光敏剂作为PDT的关键组成部分,在PDT过程中发挥中心作用。本文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重金属光敏剂,通过供体激发的光诱导电子转移(d-PeT)驱动自旋-轨道电荷转移间系交叉(SOCT-ISC)机制,用于肿瘤的PDT。

2、研究要点:

(1)无重金属光敏剂的开发:研究团队开发了两种新型无重金属的光敏剂(BDP-Q1和BDP-Q2),这些光敏剂基于供体激发的光诱导电子转移(d-PeT)驱动的自旋-轨道电荷转移间系交叉(SOCT-ISC)机制。

(2)双模式光疗机制:这些光敏剂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通过I型和II型机制产生不同的活性氧(ROS)。在低极性环境中,它们以单体形式存在,通过d-PeT驱动的SOCT-ISC产生单线态氧(1O2)。在水性环境中,它们形成纳米聚集体,通过d-PeT驱动形成分散电荷分离态,从而产生超氧阴离子(O2−•)和羟基自由基(HO•)。

(3)光敏剂的快速细胞内化:BDP-Q1和BDP-Q2能够迅速被癌细胞内化,并在近红外光照射下诱导细胞内产生1O2、O2−•和HO•。

(4)卓越的光细胞毒性:这些光敏剂展现出卓越的光细胞毒性,具有亚微摩尔级别的IC50值,无论是在正常氧合还是缺氧条件下。

(5)肿瘤靶向光敏剂的开发:研究中还开发了一种肿瘤靶向光敏剂Glu-BDP-Q2,通过γ-谷氨酰转肽酶(GGT)催化释放活性光敏剂BDP-Q2,实现了对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

(6)体外和体内研究的验证: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动物模型,验证了这些光敏剂在不损伤正常细胞或组织的情况下,杀死癌细胞和消融肿瘤的能力。

(7)光敏剂设计范围的扩展:这项研究通过引入d-PeT概念,扩展了光敏剂的设计范围,为实现肿瘤PDT领域的新型光敏剂提供了新的价值。

Scheme1:Schematic Representations of the Proposed Mechanisms

0e2a06fb58fb403f8122a2d61fb51d0c.png

d78c64db9f5b4ebd9c0fe1b7344e52be.png

3、实验部分

本部分详细描述了实验所用的材料、仪器和方法。包括化合物的合成、光物理性质的测定、光热转换效率的计算、单线态氧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检测等。此外,还进行了细胞培养和体外光毒性研究,以及在小鼠模型上的体内成像和光动力疗效评估。

相关研究图文:

1f7d7fb40dc441ed9b5a64aaae31ea8f.png

图 1. (A 和 B) BDP-Q1/BDP-Q2(均为 1 μM)在甲苯、DMSO 和 PBS(10 mM,pH = 7.4)中的吸收光谱。(C 和 D) DLS 和 TEM(插图)表征水中的 BDP-Q1/BDP-Q2(均为 1 μM)纳米聚集体。(E 和 F) BDP-Q1/BDP-Q2(均为 1 μM)在甲苯、DMSO 和 PBS(10 mM,pH = 7.4)中的荧光光谱(λex = 640 nm)。

10332f602e1448f88799600f070009c7.png

图 2. (A) 通过 DFT 计算的 BDP-Q1 前线分子轨道和 (B) 通过 TDDFT 计算的 BDP-Q1 的 S1、S2、T1 和 T2 态能级,两者均在 Gaussian 09 的 wb97xd/6-31g* 水平上,应用了甲苯的可极化连续模型溶剂化。f 值表示振荡器强度。没有考虑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因此,T2 和 T1 的 f 值为零。(B) 中的蓝色和绿色表示空穴和电子分布。

62f15474d2fd4aaca132aee9d7b396f8.png

图 3. (A和B) 在连续660纳米LED光(5毫瓦/平方厘米)照射下,BDP-Q1/DPBF和BDP-Q2/DPBF甲苯溶液的吸收光谱变化。光敏剂(PS)的浓度为3微摩尔。(C和D) 在连续660纳米LED光(5毫瓦/平方厘米)照射下,BDP-Q1/ABDA和BDP-Q2/ABDA水溶液的吸收光谱变化。光敏剂(PS)的浓度为3微摩尔。(E和F) 在连续660纳米LED光(5毫瓦/平方厘米)照射下,BDP-Q1/DHR123和BDP-Q2/DHR123水溶液的荧光光谱变化。DHR123和光敏剂(PS)的浓度分别为20和10微摩尔。(G和H) 在连续660纳米LED光(30毫瓦/平方厘米)照射下,BDP-Q1/HPF和BDP-Q2/HPF水溶液的荧光光谱变化。HPF和光敏剂(PS)的浓度分别为20和10微摩尔。对于DHR123,激发波长为495纳米;对于HPF,激发波长为485纳米。(I和J) 在去氧甲苯中(激发波长="""530纳米),BDP-Q1的纳秒瞬态吸收光谱及其在550纳米处的相应衰减动力学。(K和L)""" 在水中(激发波长="""600纳米),BDP-Q1的皮秒瞬态吸收光谱及其在660纳米处的相应衰减动力学。为了排除假阳性,还在无光敏剂(PS)的条件下,对上述活性氧(ROS)探针在660纳米LED光照射下的吸光度或荧光发射变化进行了检测(见图S10)。

4164ca3122b247ce90bd7dc7a608093c.png

图 4. (A) A549细胞与BDP-Q1 (1.0 μM)/SOSG (10.0 μM)或BDP-Q2 (1.0 μM)/SOSG (10.0 μM)共染的共聚焦荧光图像,在NaN3 (50 μM)存在和不存在的情况下,以及在连续660 nm LED光(20 mW/cm²,20分钟)照射和不照射条件下。(B) A549细胞与BDP-Q1 (1.0 μM)/DHE (10.0 μM)或BDP-Q2 (1.0 μM)/DHE (10.0 μM)共染的共聚焦荧光图像,在连续660 nm LED光(20 mW/cm²,20分钟)照射和不照射条件下。(C) A549细胞与BDP-Q1 (1.0 μM)/HPF (5.0 μM)或BDP-Q2 (1.0 μM)/HPF (5.0 μM)共染的共聚焦荧光图像,在连续660 nm LED光(20 mW/cm²,20分钟)照射和不照射条件下。(D) A549细胞与BDP-Q1 (1.0 μM)/JC-1 (10.0 μM)或BDP-Q2 (1.0 μM)/JC-1 (10.0 μM)共染的共聚焦荧光图像,在连续660 nm LED光(20 mW/cm²,20分钟)照射和不照射条件下。(E) A549细胞与BDP-Q1 (1.0 μM)(或BDP-Q2)、calcein AM (5.0 μM)或PI (1.0 μM)共染的共聚焦荧光图像,在连续660 nm LED光(20 mW/cm²,20分钟)照射和不照射条件下。(F和G) 分别在正常氧气条件(21% O2)和缺氧条件(2% O2)下,BDP-Q1负载的A549细胞在黑暗中和在660 nm LED光(20 mW/cm²,20分钟)照射下的剂量依赖性活性。同样条件下,BDP-Q2负载的A549细胞的剂量依赖性活性。MTT实验在24小时孵育后进行。对于SOSG,收集的发射波长范围为493至565纳米(激发波长λex = 488纳米);对于DHE,收集的发射波长范围为570至620纳米(激发波长λex = 514纳米);对于HPF,收集的发射波长范围为493至550纳米(激发波长λex = 488纳米);对于JC-1,红色通道收集的发射波长范围为573至640纳米(激发波长λex = 561纳米),绿色通道收集的发射波长范围为493至550纳米(激发波长λex = 488纳米);对于calcein AM,收集的发射波长范围为493至550纳米(激发波长λex = 488纳米);对于PI,收集的发射波长范围为600至700纳米(激发波长λex = 561纳米)。比例尺:20微米。所有这些细胞实验都是在细胞培养基DMEM中进行的。

4、结果和讨论

作者首先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并通过各种光谱技术表征了它们的性质。在不同溶剂中,BDP-Q1和BDP-Q2展现出不同的光物理行为,包括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光热转换效率的变化。在水性环境中,这些化合物形成纳米聚集体,通过d-PeT驱动的机制产生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体外实验表明,这些光敏剂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对癌细胞具有显著的光细胞毒性。此外,还开发了一种肿瘤靶向光敏剂Glu-BDP-Q2,并在体外和体内验证了其光动力疗效。

5、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两种无重金属的近红外光敏剂BDP-Q1和BDP-Q2,它们通过d-PeT驱动的SOCT-ISC机制在低极性环境中产生单线态氧,在水性环境中形成纳米聚集体产生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这些光敏剂在体外和体内均显示出优异的光细胞毒性,且Glu-BDP-Q2作为一种肿瘤靶向光敏剂,能有效减少对正常组织的光损伤。这项工作不仅扩展了基于SOCT-ISC的光敏剂的设计范围,还为提高这类光敏剂在极性水中产生活性氧的能力提供了有效方法。

院所中心
校内门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