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山西青年报报道我院芪福三晋公益团队用科研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山西青年报报道我院芪福三晋公益团队用科研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用科研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黄芪根部入药,扎根又深,采挖需把握好‘火候’,一指为距,莫伤根部。”这一“绝活”,在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芪福三晋公益团队中已经传承了15年。

从试培育到多基地联动,这支公益团队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团体标准、32项国家发明专利、60余篇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SCI,还在权威出版社出版 《北黄芪研究》。他们把论文写在三晋大地,用科研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公益团队应需而生


2004年,大同市广灵县面临土地荒废加剧贫困的问题。寻找合适作物增加农民收入,显得至关重要。广灵县政府组织专家多次考察,发现黄芪种植大有可为,他们联系到刚成立1年的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找到药学系教授秦雪梅。

“脱贫有需要,我们科研人员应该冲在前线。”秦雪梅说。经过两年的考察,芪福三晋公益团队应需而生,与黄芪一“较劲”就是15年。

今年,这支队伍分成两组,一组由青年教师李爱平带领王玲、崔婷,前往广灵县南村镇周图寺村黄芪产品加工车间考察研究。另一组由山西大学学子王玉昆、郭雅璇、李小英组成,前往大同、灵石、晋中、河北等地调研。


从课本走向田野


研究黄芪,采集样本是关键。早上7点,团队成员从半山腰徒步攀爬,到种植地时已近中午。

这些初入团队的学子,从课本走向田野,变成了“土专家”。他们除去地表浮土,对种植土壤分层采集,装入采样瓶。整片山头的黄芪,要找出生长年限5—6年的区域,去粗取精,挑选植株采挖花和根茎,分装小袋带下山。晚上再分档规整,统一运回实验室。这是他们的基本工作。

蚊虫咬、叶片划、晒中暑,“饿了就用随身带的干粮垫垫肚子,转身又扎进田里。一天下来,鞋上早已沾上厚厚的泥土,但大伙仍然干劲十足。”每届学子把这些当成了必修课。

田野工作“精打细算”,实验台上也马虎不得。药效和数据变化无法预知,只能一次次实验测算。“有时操作只差0.01毫升,就会导致实验结果图谱对不上原数据,只能返工。”郭雅璇说。

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为返校参与学科竞赛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第七届山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场,团队研究成果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


从未停下脚步


山西大学师生的科研实践,让黄芪种植生产标准从无到有,产业渐成规模。

但是团队的脚步并未停下,2019年进入产地初加工车间参观时,王玲盯上黄芪加工产生的须根、芦头、碎渣等。“边角料占到原材料的20%—30%,能否重新利用避免浪费?”有了这一想法后,同学们便打包“废料”,带回学校进行质量分析。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通过高效液相质谱检测,边角料的有效成分含量满足药典要求,经巨噬细胞实验,被证实具有较强免疫活性。不仅能用,而且有大用!

如何让小小的黄芪,发挥更大效用,让它走进千家万户?这是团队一直思考的问题。“去年,我们在实验室泡了整整1年。”团队成员说。澡包、泡腾片、果味饮料……多种形式的黄芪衍生产品从概念变为现实,产业链也不断完善。

15年扎根黄芪研究,他们从校园到田野,又从田野到生产车间,黄芪的品牌打了出去,当地百姓的收益翻了好几番。公益团队的队员们一届又一届接力钻研,年复一年,乐此不疲。可以说,助力乡村振兴,他们一直在路上。


山西大学公益团队--用科研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山西青年报2021年09月03日05版_校园--山西青年报.jpg



院所中心
校内门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