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山西青年报报道我院学子荣膺全国特等奖

山西青年报报道我院学子荣膺全国特等奖

近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在青岛科技大学圆满落幕。由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师郝俊生、应用化学研究所教师何迎春指导的参赛作品“[Co(Ⅱ)Salen]配合物的制备及载氧实验装置的改进”荣获特等奖,化院大三学生梁琪、刘涛、常瑞雪荣膺此项殊荣,这是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历年来参加全国性大学生学科竞赛取得的最好成绩。

据了解,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是由中国化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学科竞赛,旨在夯实大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强化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建立一个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展示与交流平台,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本次总决赛,全国七个分赛区共计约350所高校的800支队伍分为新创实验、改进实验、科普实验三个赛道参加了初赛,选拔出新创实验53个、改进实验25个、科普实验12个,共计90支队伍参加本次全国总决赛。

“我和梁琪、常瑞雪之前并不熟悉,但都对这个项目感兴趣,于是自行组队一起打比赛,感觉很好。”刘涛说。

原来,三人做配合物载氧实验时的数据与理论值相比都有相当差距,他们不约而同在各自的实验报告中总结了造成实验误差的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郝俊生与何迎春便将他们集合在一起思考解决方案。

恰逢学院组织报名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在老师的指导下,之前从未有过竞赛经验的他们,兴奋又忐忑地递交了报名表。

赛前实验阶段,他们遇到不少拦路“猛虎”:产物合成过程中,由于各装置气密性不一和尾部排气管插入深度不一,导致有的实验组得不到充分的氮气保护,实验失败率较高;载氧实验时,使用单个三通阀并不能实现对U形管的氧气吹扫,导致在测定吸氧量时有空气混入反应体系,使实验数据结果测定不够科学准确。但他们反复讨论、实验、总结、改进,直到达到满意效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参加竞赛,第一次作为主体完成科研项目,第一次代表学校站上国赛现场,大赛履历空白的这支年轻团队一鸣惊人。科学研究这场马拉松,他们才刚刚起步。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落幕--山西大学学子荣膺全国特等奖--山西青年报2021年09月08日10版_校园--山西青年报.jpg


院所中心
校内门户
TOP